24 / 06 / 17
許多朋友和我說他們有多麼多麼地喜歡睡覺,有的人週末什麼不乾,就睡它個十幾小時心情就變得很好;有的人覺得睡覺的時候可以避開外界那些紛擾的世界,因此他們覺得睡覺是種難得的清淨。但是我不喜歡睡覺,我一直都不喜歡。
從中學時期開始,我就基本放棄了睡午覺的習慣。我總覺得睡覺很無聊,很浪費生命。當我醒著的時候,我能體驗世間各種各樣的快樂,但是睡著了,我只能一動不動,等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又老了幾個小時。我一直都以為我不喜歡睡覺是因為我不喜歡無聊,我想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好像這個理由只能解釋為什麼我睡得少,但是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我不願意睡覺,同時還從心理上討厭睡覺。
來了新西蘭之後,我睡得越來越晚了,熬夜到兩三點是常有的事。主觀意願上我不想熬夜,熬夜了第二天又要浪費很多時間調整狀態。但是當我躺到床上的時候我就是睡不著,放不下手機。我一直在琢磨手機到底有什麼吸引我的,能讓我困到不行還是不願意放下睡覺。
剛來新西蘭的時候,我有一個很好的解釋,因為男朋友在國內,我們有四個或者五個小時的時差,加上他情緒又不是很穩定,因此我想多花時間陪陪他。所以我經常熬夜到我們這邊三四點,大部分時間是在群里和他聊天。但是這種熬夜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我們後來其實就沒那麼多話說了,更多的還是在群里吹水。雖然一開始的原因已經變了,但是我仍然是聊到半夜兩三點,不睡覺。
有想過是不是失眠,還買了一些助眠的藥,但是吃過藥發現,我並不是失眠,而是單純的討厭睡覺。有的時候是困得不行了,閉上眼就馬上會昏睡過去,但是還是不想睡。
當我放下手機的時候,我也不會單純地去睡覺,我總是放個播客或者相聲什麼的,讓一些聲音環繞在我的耳邊。這個習慣從初中開始到現在,如果認真算的話應該都快十六年了。
但奇怪的是我只有在自己睡覺的時候是這樣的,如果身邊有人和我一起睡,手機對我根本沒有吸引力,我也不需要聽任何東西來助眠。我睡得又快,又好。我開始覺得,可能我就是喜歡和喜歡的人睡覺吧。雖然很多人討厭和別人一起睡,但是對我來說,自己睡才是睡不著。
不過年初朋友來玩,我們一起住了一個多月,我對他完全沒有那方面的意思,但是我還是睡得很好。甚至養成了十一點睡覺,早上六七點就起來喝咖啡看書的好習慣。這麼說我剛才的假設就又不對了,並不是因為喜歡一個人才睡得好。
昨天和朋友聊起了我的戀愛觀,他說我看起來非常戀愛腦,一直想著找一個男朋友,甚至把自己的未來綁定在了這個還不存在的人身上,但他覺得我其實並不是單純的戀愛腦,我的這種選擇甚至和愛情沒啥關係。他覺得我只是害怕一個人,害怕孤單寂寞。孤獨對我來說是所有痛苦中最難承受的,所以,我只是想方設法逃離孤獨給我帶來的恐懼。而逃避孤獨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個能夠長時間陪著我的人,所以我才一直追尋這麼一個人。
聽他這麼說我覺得倒是能夠把我上面說的那些都串起來了。我討厭放下手機,是因為當我退出那個虛擬的社交空間之後,我就會無比清晰地認識到此時此刻只有我一個人躺在這床上,這種感覺是我最討厭的;我喜歡放點聲音陪我睡覺是因為人類的聲音似乎可以說服我不是一個人;我和別人睡得很好單純就是因為我不是一個人睡覺。
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閉上眼睛就是關閉那個能夠接觸到這個花花世界的窗口。然後我就陷入到了無限的黑暗之中,這種感覺對我來說很可怕。我一直是一個沒有家園感的人,我不知道自己屬於哪裡,我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歸屬,沒有一個地方能讓我覺得安心。我睜開眼睛,努力讓自己融入這個世界,讓不同的人和物擠佔我的大腦,這樣我內心中就不是空蕩的幽魂,而是有時在這,有時在那兒的旅人;但是閉上眼睛這件事是很可怕的,閉上眼後,那些擠佔我靈魂空間的事物一瞬間就都被我排擠出去了。我“看到”的只是黑暗,所以在這個閉眼和睡著之間的時間,我就又變成了那個沒有家的幽靈,四處飄蕩。一種更為可怕的飄蕩,因為在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只是飄蕩在不同的人和物之中,雖然我無法融入任何地方,但是可以飄在它們周圍;但閉上眼就的飄蕩是一種在黑暗中的飄蕩,本來就沒有家,在黑暗之中更沒有任何希望找到歸處的飄蕩,這種感覺很窒息。
人在睡覺的時候會做夢,我經常做結婚的夢。我之前一直覺得是年齡到了,可能分泌什麼催產素還是什麼激素,讓人想要生產,想要結婚。無論原因是什麼,這一兩年,我越來越多地夢到和別人結婚,在夢中和什麼什麼人在一起。做了這種夢往往使得我第二天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心裡空落落的,感覺失去了什麼,emo從每天醒來開始。美好的夢境,與孤獨的現實,讓我更加討厭睡覺,雖然我並不討厭做夢。
我渴望陪伴,恐懼孤獨甚至遠遠高於恐懼死亡。我不像是霍布斯說的那樣害怕暴死,我害怕的是孤獨地死。光是想象我的靈魂從自己的身體里飄飛而出,像一陣煙就那麼消散,對這世界沒有任何留戀,沒有任何羈絆,就那麼簡簡單單地消失,飛往一個更加未知的地方,我就覺得害怕。
我渴望有人的陪伴,但是這個人是工具人麼?我真的只是因為陪伴,而不是愛嗎?我覺得也不是。我一直在想生活的意義,因為我沒辦法長時間乾任何沒有意義的事情。就像我覺得睡午覺沒有意義,我就不睡覺一樣。我也在尋找生活的意義,找到這個意義才能讓我繼續生活下去,否則,生活沒有意義,我還乾嘛活著呢?
最近這一年來,我覺得我每天起床、吃飯、健身,生產一些學術垃圾,有的時候雖然小有成就感,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沒有意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麼到死,這樣的生活有意義嗎?我不知道。以前父母問我為什麼學哲學,我說不想停下來。如果我現在考個公務員,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我可以保持相同的生活方式一直到死,但是這有什麼意思呢?這不就是拖一拖時間,如果把這些重復性的活動去掉,那麼我考上公務員那一天死,和我做到死,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我很自大地和我父母說,那些人的靈魂已經停止攀登了,他們的肉體還活著,但是他們的精神已經在慢慢死亡了。
我很討厭這樣停滯不前,所以這一年來的生活在我看來就沒有任何意義。我曾經給自己尋找的人生意義是體驗這世界上所有值得體驗的快樂。我家庭環境不算很差,所以從小我體驗了各種各樣的物質快樂,無論是吃喝玩樂這種純物質上的快樂,還是和人瘋狂做愛這種生理上的快感。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已經很滿足了,沒有什麼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的東西讓我去追尋的了。
上大學之後,開始接觸哲學,我又體驗到了諸種不同的精神喜悅。哲學對於我來說從來不是一個學院式的、或者求真式的探索,哲學對我來說一直是一種修行,一種想要在精神世界尋找家園的努力。我不好說我找到沒有,我曾經一度覺得我找到了。我發現了很多值得為之付出的,暫時稱之為事業吧。
在哲學之外,我讀得最多的是各種宗教文獻,我找到了和我精神最契合的諾斯替派,又被稱作靈知主義。這個派別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是神的火花,因為被邪神囚禁,才生活在這個大地上。人人都是異鄉人,所有人都在渴望著回家。當他們聽到了善神的聲音,一種神秘的知識澆灌到了他們的心頭,那種渴望回家的衝動讓他們努力擺脫這個世界的囚禁。這種每個人都是異鄉人的說法我深有同感,那種回到家園的願望也很吸引我。我甚至在這種靈性的探索中產生了很強的宗教體驗,一種靈魂觸電的喜悅,一種讓你覺得這個世界有神存在,並且他已經和你接觸的體驗。
但是無論是精神層面的追求,還是靈性上的體驗都沒能真正讓我安定下來。那些值得追求的精神事業,為他們努力我能感覺到快樂,有時感覺到人生的意義,但是這些東西還是很抽象,它們不夠“我”。靈性上的喜悅很好,但是我覺得很難在不失去自我的情況下以這些東西為我人生的錨點。
物質享受,生理快感,精神價值和靈性喜悅,這些我都嘗試過了。我感覺這個世界上可能也沒有更多東西值得體驗的了吧。這一年半左右,我的生活就像一個無頭蒼蠅,我在尋找一些價值,但是找不到,於是得過且過,回頭看去沒有任何意義。我嘗試過的這些快樂讓我覺得我似乎現在忽然死掉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但是有一樣我還沒嘗試過的,就是那種長時間的陪伴,那種兩個人在一起,為本來無意義的生活創造出新的意義的生活,那種在此世安家的生活。
我之前有過的宗教體驗是一種很神奇的體驗,一種靈魂上的顫慄。你能清楚地感受到,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和你的靈魂發生了交融,一種最極致的不孤獨,一種靈魂的融合。這是我用理性能夠推斷出的最高層次的不孤獨了,畢竟還有什麼陪伴能夠比得上神的陪伴呢?
但是我還真就體會過更有觸動的陪伴。我在前男友的身上就體會到了這種更高級別的觸動,一種全身心的投入與愛,一種找到家,找到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的快樂。記得第一次和他分開,我從過了機場安檢回頭望著他站在那裡盯著我遠去的那一刻就開始哭,一直哭到飛機降落。那種感覺讓人痛到開心。沒有家的意思就是沒有牽掛。因為沒有家,所以這個世界沒什麼讓我可以留戀的,但是那次不一樣,就像是有什麼東西被從你身體里強行剝離出來一樣。很痛苦,但是痛到讓自己覺得自己活著,並且有一個肉身。靈性體驗是一種靈魂上的不孤獨,這次是一種靈魂和肉體的不孤獨。自那一刻起,我就更加堅定地把這種陪伴,兩個人平淡的生活當作我人生的頭等大事。
我渴望陪伴,對方絕對不是一個工具人。我將之視為靈魂的錨點,人生的救贖,這話說的可能有點太過了,但是我還是想體驗一下這種生活。可能真正有了這樣的生活,我會覺得不過如此,甚至覺得比之前找到的快樂更加無聊,但是至少到現在,這就是支持我走下去的動力,也是讓我不斷尋找的東西。
朋友說,人生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意義只不過是一個麻醉,讓你尋找一個東西把自己綁在這個世界。麻醉並沒有壞處,捆綁就其自身來說也沒有善惡,我實在是飛累了,把自己綁起來可能才真正能讓我放鬆下來。
我一直喜歡阿里斯托芬那個殘酷的童話,每個人生來都是圓球人,但是被天神嫉妒,劈開。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半,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每個人都渴望變得完整,渴望回家。阿里斯托芬的殘酷之處在於,當我們被劈成兩半的時候,神用一些皮把我們背面的創口縫了起來。但是從哪裡找到和我們完全契合,而且能夠覆蓋整個半身的皮膚呢?想了想只可能把你另一半的皮剝下來,縫到你的身上。所以這是一個殘酷的童話,每個人都在尋找另一半,但是他們都不知道,其實並沒有另一半,他們在我們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毀滅。
世界是沒有意義的,另一半是不存在的。但是自虛無中也可以誕生出新生命,這就是ex nihilo的奇跡,這也是愛的奇跡。
我是一個討厭睡覺的人,因為閉上雙眼,我就獲得了最高級別的獨處,我不願意享受的孤獨。但是只有閉上雙眼,從此世的紛擾中短暫脫離,我才能感受到,我是有多麼地期待那個無中生有的奇跡。嗯,我在等待和尋找那個愛的奇跡。